首頁
關於耕心
耕心
緣起
媒體報導
環境介紹
耕心專欄
知識補給
憂鬱
焦慮恐慌
睡眠障礙
自律神經
躁鬱
強迫症
更年期障礙
過動症
飲食營養
新聞資訊
心靈成長
生命故事
最新文章
專業背景
醫師陣容
心理師陣容
藥物資訊
服務項目
專業診療
自律神經
慢活養生
心理諮商
衛教講座
活動講座
社區講座
點滴剪影
門診時間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談母愛的制約】 洪秀君 醫師
Home
最新文章
耕心專欄
心靈成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談母愛的制約】 洪秀君 醫師
《帶刺的玫瑰》
2018 年 07 月 12 日
如果快樂
2018 年 07 月 24 日
Show al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談母愛的制約】 洪秀君 醫師
Published by
kshc
at
2018 年 07 月 20 日
Categories
心靈成長
最新文章
生命故事
耕心專欄
Tags
失眠
左營精神科診所
左營身心科
左營身心科診所
強迫症
心理分析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心理重建
恐慌
憂鬱
憂鬱症
焦慮
高雄知名身心科診所
高雄精神科診所
高雄身心科診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談母愛的制約】
洪秀君 醫師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媽媽的遙控器
#
公視
#
吳曉樂
#
劉子銓
#
小偉
#
情緒勒索
這是公視根據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最近頗有話題性。還沒看過的朋友請先看過本劇再往下看唷!
(以下劇情透露+個人解讀)
(以下劇情透露+個人解讀)
小偉的媽媽得到能倒轉時間的遙控器,還可以留住自己和孩子的記憶,旁人卻不曉得。
在劇中,她一點一點修正小偉不如她意的部分,終於在抹殺小偉與初戀小嵐的回憶後,讓小偉陷入憂鬱而反覆自殺。為什麼說反覆自殺?因為只要自殺,小偉媽就用遙控器將他復活……
死了卻不能解脫,小偉徹底放棄,放棄的作法是變得絕對順從,如母親安排的工作、如母親安排的相親,就這樣變成如同母親「優秀」的大人。
原本小偉就決定這樣過外人稱羨的生活,相親對象Riley與小偉認真談後,小偉很佩服Riley有勇氣自己訂婚,當時小偉只是被Riley提到的紐約觸及過去的回憶,純粹想要看看小嵐過著怎樣的生活,豈知小嵐竟然真的當了畫家。
這讓小偉崩潰:原來不用照母親那樣過活,也可以過得快樂、過得發光發熱。
看到小嵐的生活,小偉想到的是自己失去的人生,他想辦法讓母親出國,找到遙控器……
劇情演到這裡頗令人納悶:小偉拿著遙控器,隔著馬路對回來拿護照的媽媽咆哮,下一秒卻是衝過馬路被車撞?也有一說是被撞之前已經使用了遙控器讓自己回到遇見小嵐那一天。
不管怎麼說,從國中放棄掙扎後,一直到長大成人,一個青年的靈魂,還能按一個按鍵就變回少年嗎?只是空有少年的軀殼而已。
故事進行到懸念的結局,關掉電視後,我們能假裝這只是一部科幻片嗎?
身為父母的我們,有沒有因為孩子的字跡不整齊,而強迫擦掉作業本,叫孩子重新寫過呢?如果有,是不是和劇中重來一天的概念很像呢?
小偉的媽媽在失婚之後,把自己的孩子當作過去自己的另一半那麼重要,重要到小偉交了女友,她馬上聯想到被前夫背叛。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只為把孩子牢牢綑在身邊。
我在門診聽了好多人生,深知幼時對我們如此巨大的父母,即使在我們長大成人後,仍覺得無法反抗,只能投降。為什麼本文的副標題我命名「制約」?什麼是制約?一開始必須強迫的行為,強迫久了就變成自發反應。
全能的父母是權威的原罪,孩子長成父母。
你說能不能聽到一句話,當頭棒喝,從中變得勇敢對抗?你說能不能遇到一個人,幸福美滿,從此揮別陰霾,解除制約?
在這部戲的結局,美好的夢是小偉回到少年,重拾與小嵐的明亮未來;在門診卻有許多被綑綁的小偉們,為了求生存把自己長成父母。現在叫他重獲自由,他也許會拜託你再幫他綁起來。
平和卻憂鬱、莫名焦慮的生活,是這些小偉們的寫照,雖然習慣被制約,但內心卻告訴自己不想過這種生活。接受治療是轉捩點,在治療裡我們一起經歷淚水、憤怒、遺憾、絕望,而被制約的傷痕需要很深很深的癒合,我們才看得見自己本來的面貌。
註:圖片翻攝自網路
Related posts
2023 年 11 月 26 日
《努力想變成自己偶像的那種人》
Read more
2023 年 11 月 17 日
《台灣醫療典範獎》
Read more
2023 年 11 月 13 日
《蔡英文總統頒贈–台灣醫療典範獎》
Read more
x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 Security
→